第(2/3)页 “盖先生,您怎么跟赵军在一起,您不是跟着荀子先生么。”旁边传来一个坚忍的声音。 盖聂闻声一看,竟然愣住,忍不住开口询问:“是韩非啊!你怎么会在此处。你之前不是拜访荀子,说想拜他为师,但是又不忍韩国就此没落。荀子让你回去努力一番,如果无法改变,就去齐国稷下找他。你怎么还在韩国。” “我王不愿听我的话,我准备在这里著书立作,留些东西在韩国,随后再去求学。”原来之前和韩抿交谈的人,就是韩非。 盖聂脸色变换几次,他心里知道,赵括不是好杀之人,韩抿,韩非等人,只要不反抗,就没有生命危险。 只是韩非的能力,他早就听荀子说过了,而赵括的志向,他也隐隐约约猜了出来。 赵括身边,能冲锋陷阵的猛士不少,李云、宋意乃至成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。 行军打仗,排兵布阵的高手,也有比如李牧、司马尚,甚至嘴上说要效忠赵王,但是经常把赵括贤侄挂在嘴边的廉颇也是一个。 甚至调配后勤这种事,司马越和王容也做得得心应手。 但是这些人,都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头脑,去引导赵括规避一些常识性的错误。 荀子曾经带着盖聂拜访过他的一位老友,对于赵括爱兵如子,卖家劳军的行为,虽然敬佩,但是这样反而让赵王对于赵括,信任缺失。 后面两次换帅,就是明证。 赵括在战场上不急不躁,步步为营,甚至说过要广积粮草,多建壁垒的名言。 但是在政治上,好像却考虑不周。 可他心怀天下,对于百姓疾苦又十分重视。自己本身又是宗室。 这样的将军,让荀子和那位老友十分欣赏。 那位老友甚至为了帮助赵括,不仅花费了家财,而且还不惜自己的名声。 而今天,一个被荀子认为极有政治才能的人韩非就在眼前,不得不让盖聂动了举荐的心思。 虽然这对于韩国宗室韩非,未必是个好去处。 当然,盖聂不会知道荀子口中韩非的政治才能,还有赵括的政治思维。这两者中的政治二字,意义截然不同。 第(2/3)页